第壹百六十四章
恐怖專送 by 醉黃粱
2019-7-3 16:32
北茅山、南羅浮,實際上,這兩大宗門,是壹脈相承的道家傳承。
漢朝時期,陜西渭城的茅盈,在18歲的時候,棄家修道,頗有成就,而後茅盈的兩個弟弟茅固、茅衷,感覺跟隨自己哥哥茅盈修道更有前途,所以拋官舍業,也投奔茅盈而來。
茅家三兄弟修道有成,在句曲山附近降妖除魔、濟世救民,漸漸也就收下了許多的弟子。
後來的許多人們,為了紀念茅家三兄弟,將之稱為三茅真君,就連句曲山,也被人們稱之為茅山。
這個時候,茅山地區的修道氣氛,已經相當濃郁了,但依舊稱不上是具體的派別。
直到晉朝時期,茅山附近,再壹次出現了壹個道家真君,葛洪。
葛洪是句容人,自小就在茅山附近長大,深得茅山道家思想的影響,得三茅真君的傳承,外加天賦驚人,又走出了屬於自己的煉丹道路,便在茅山地區,傳播了自己的思想和傳承。
同壹時期中,道家壹脈,還出現了壹個女仙魏華存,得上古傳承《黃庭經》和《上清經》,幾經傳遞以後,在南北朝時,被壹個喚作陶弘景的道士所繼承,同樣帶到了茅山地區。
而後百多年,茅山地區的各家傳承和思想影響下,漸漸成壹個完整的宗門派別,稱之為茅山宗上清派。
但由於茅山之上陶弘景壹脈和葛洪壹脈兩家的思想和修行教義不同,漸漸的,這才分裂開來,葛洪壹脈南下,入了羅浮,被稱之為南茅山。
季如在紅土村中見到的林重九,就是南茅山這壹代當中,最為傑出的門人弟子。
南茅北茅,本身就是死對頭。
剛好季如又和北茅山的卓小胖交好,所以哪怕是村中幾人已經熟識開來,那林重九對於季如,依舊是興趣盎然。
“這位阿九兄弟,其實我和卓七葉關系很壹般的!”
說實話,被林重九那麽壹直目光炯炯的盯著,季如還是很有壓力的,總覺著被壹個大男人這麽盯著,總有些菊花壹緊的感覺。
了解到了南北茅山之間的壹些個過往以後,季如當機立斷的,沖著林重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幹凈利落的與卓小胖,劃清了關系。
不過即便是如此,那林重九卻似乎依舊沒有放過季如的意思,道:“季如道友大可不必如此,南北茅山之間,多為教義之爭,並非生死仇敵,我對季道兄也並無惡意……”
林重九這人,雖然眼神是惡心了壹點,不過還算通情達理。
就在季如聽到了林重九的話語,稍稍安心壹些的時候,很突兀的,那林重九卻是話鋒壹轉,向著季如開口問道:“上清經義,多求術法,北茅壹脈、青城壹脈,其實也就是本為壹家,唯獨我南茅羅浮之上,求丹鼎之功,不知季道兄,以為術法和丹鼎兩脈,何為正道?”
MMP!
南北茅山之爭,說到底,其實就是丹鼎和術法之爭。
這玩意兒,哪怕是在道家諸多大派之中,也根本討論不清楚,更早壹些,道家因為這玩意兒之間的爭辯,能夠人頭打出狗腦子而來。
季如剛剛還覺得這林重九人還不錯,但壹轉眼,季如看著那林重九壹臉認真和矯情的模樣,季如想咬死對方。
道門諸派,承自三清。
其中太清重丹鼎、玉清重器印、上清重術法,各門各派之間,互有傳承,也導致了在教義和經義上,在上古時代就爭論不休。
因為青墟子和卓小胖的原因,季如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是親近上清術法壹脈的,但這玩意兒,能做不能說啊。
說白了,三清壹體,別看人家道家關起門來,爭鬥的天翻地覆。
可季如這種外人壹旦摻和進去,妥妥就是個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的下場。
這個時候,季如再看林重九,只覺得這小白臉兒忒壞,壹肚子臟水,簡直腹黑。
清官尚且難斷家務事,這種門派內部的爭論,季如和青墟子、卓小胖關系再好,卻也是不能摻和的。
“呵呵,阿九兄弟怕是問錯人了,我修的乃是兵家武道,就壹個武夫莽漢,連三字經都認不全,道家多經典,我卻是沒能拜讀過,妳這問題,我是真的不知道啊!”
不動聲色的瞥過了那林重九壹眼,季如笑呵呵的把問題推了開來。
季如不願意招惹這種道門內鬥之事,但那林重九,卻是不怎麽想要放過季如的樣子,再次開口而道:“季道兄何必謙虛,我曾聞季道兄與青城上清壹脈的青墟子也曾相交莫逆,得傳上清壹道金蛟剪之術,不知能否領教壹下?”
“謬傳謬傳,阿九兄弟,妳我此行……”
“妳這人,怎麽恁的啰嗦麻煩,上清術法壹脈,舍本逐末,本就不如丹鼎之法,妳便是與九哥哥比試壹下又能如何,九哥哥道法高強,也不會傷妳害妳性命……”
季如的話語還未說完,很突然的,又被那屈氏家族當中的屈楚楚,突然打斷開來。
對於屈楚楚的這般行為,季如是很不爽的。
不過就在季如本能的想要給這屈楚楚壹個教訓的時候,驟然之間,就在眾人不遠處,傳來壹陣淩冽無比的氣機,將那屈楚楚牢牢鎖定而住。
“屈氏壹族好大的口氣,林重九,這女子之言,莫不是就是妳們太清的底氣不成,上清靈寶弟子張道奇,前來領教!”
伴隨著壹陣清冷之聲,紅土村中,又是壹行十來人,浩浩蕩蕩的朝著祠堂的方向走來。
而開口說話之人,正是這壹群人當中,壹名身穿紫青道袍的青年。
不同於林重九那般服飾隨意、不太講究的在家道士模樣,這名紫青道袍青年,束發須面、正裝肅穆,卻是壹眼就能夠看得出來,乃是出家模樣。
和在家道士、火居道士不同,真正的出家道士,素食獨身,幾乎每壹個,都是真正奉身求道的狂信者。
張道奇,天師府嫡系真傳。
此人雖然不是南北茅山之人,但天師府亦是上清靈寶壹脈,被人當面貶低術法傳承,哪怕是面對屈氏壹族和南茅山傳人,卻也沒有壹丁點善罷甘休的樣子。
季如見到這壹幕,倒是忘了教訓那屈楚楚的本意,只覺壹陣咋舌,很是有些頭大。
教義和傳承之爭,歷來是道門之中千年以來都無解的矛盾。
如果沒有壹個好的解決方法的話,恐怕在這紅土村中,今天的事情,怕是就要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