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壹百七十九章 玉虛
山海畫妖師 by 蒼知
2020-6-20 11:28
詩雲瑤下山了,下山去尋找屬於她的道。
壹道傳三友,這是沐秋白所走的路,是他的路,但這路並不壹定適合她們。
所以染椿湫走了。
她東行又西去,傳先秦後化胡,做了她想要做的,也盡壹切所能幫自己的師傅正名。
沐秋白低調,是世外高人,但他的道不是。
沐秋白的道理當傳遍天下,為世人所傳頌、學習,讓這天下頂禮膜拜。
秦雪儀是沐秋白心中的紅塵。
有人告訴染椿湫,斷不了紅塵,就卻不下,就難以超凡脫俗。
對此,染椿湫嗤之以鼻。
因為要是沐秋白放下了,那他還是她的老師,那個沐秋白嗎?
他的心意,他對秦雪儀的愛,千萬年不舍、不變。
染椿湫和詩雲瑤,又愛又恨。
愛的是沐秋白讓她們仰慕,恨的是,為何他愛的人不是自己,偏偏是秦雪儀。
‘我不是仙,不是佛,我只想當壹個人。’
哪怕舍棄壹身偉業,那些個力量、神通、秘法、禁術,統統都不要了,他也依舊想當壹個人。
壽不過百,爭兩萬朝夕!
這就是沐秋白的道,他所求的,心安理得。
染椿湫繼承了沐秋白的道,她講究無為,有為的無為。
染椿湫從不收弟子,只傳道,只為世人指路,給他們講解大道,留下經典,供這個世界上的每壹個生靈思索和明悟。
道可道,非常道。
不同的人,對此了解不同。
但沒有對錯,也不需要對錯。
只要妳覺得是對的,那它就是對的,是妳的道。
這就是染椿湫的路,壹個大方向。
比如她讓妳做個好人,但要怎麽才能好人,這個得靠妳自己去思索,去探求,去實驗,去感受和承擔。
壹切的壹切,都是為了‘人’。
什麽是人?
頂天立地就是人嗎?
不,染椿湫心中的人,是從中心出發,向著三方而去。
人,正是那壹道傳三友啊。
而現在,詩雲瑤也走了,跟她的大師姐染椿湫壹般,從零開始,卻總有壹天會找到屬於她的人,她的三友。
沐秋白看著弟子離去的背影,直到消失不見,仍不願就此轉身離去。
“雲瑤”
跟染椿湫不同,沐秋白不放心自己的這個二弟子。
她太單純,也太善良了。
染椿湫有大智慧,她明白,什麽都懂,甚至比沐秋白更了解人心,道心通明。
所以沐秋白很放心她,真的很放心。
若說這世上有哪個人可以傳承沐秋白的衣缽,甚至超越他的,那麽這個人壹定是染椿湫。
但詩雲瑤
她確實有著大毅力,壹旦下定決心,就絕不會回頭。
妳可以說她頭鐵,可她就是頭鐵呢,妳能拿她怎麽辦?
“大智慧,大毅力,大自在。”
沐秋白遇到過字語花,那是壹個讓他都感到深不可測的人,壹個能窺伺天機,知曉過去未來的曠世奇人。
字語花告訴沐秋白,他的壹生有三次劫難,又有三個貴人,幫他化險為夷。
‘壹人予妳智慧,壹人予妳毅力,壹人予妳自在。’
可同樣的,沐秋白也要收三位弟子,這是命運,是沐秋白的天命。
雖說沐秋白不信什麽天命,但對字語花的本事,還是比較信服的。
字語花這人,本身就神神叨叨,他跟秦宙古、十問天壹樣,都是非常古老的人類,最早的那壹批。
只是,這人太過低調,也就沐秋白人緣好,才能結交到他。
“三個弟子”
沐秋白這些年也有下山找過,可能遇到詩雲瑤,已然屬於極大的巧合。
師徒這種東西,不是沐秋白想要就要的。
修為到了他的程度,冥冥中就能感知到壹些因果關系,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沐秋白遇到了,自然會知曉。
但,沐秋白算了好多次,窺伺天機,遍覽命運。
他的本事很大,也很雜,什麽都會,也什麽都精,因此被那些個山海官祖師爺們,尊稱為老沐、沐前輩、沐先生。
可有些時候,真的不是修為和強大能夠左右的。
妳說絕對的力量?
就連創世的天人們,也拿世人沒辦法,不是嗎?
“只希望妳們,能活出自己。”
沐秋白從不奢求從染椿湫和詩雲瑤身上得到什麽,他只想她們過的開心,只想她們實現自己的心願。
為此,他願意竭盡全力的幫她們,為她們護道。
詩雲瑤走了,下山走她想要的道路,開宗立派,建立了名為‘闡教’的宗門。
當今天下,是仙道的天下。
所以,為了生存,詩雲瑤不得不借助仙道的皮肉,隱藏闡教的本質,那源自沐秋白的對大道的解讀。
詩雲瑤知道自己的才能有限,所以她從不提出全新的體系,她只將師傅的秘法發揮到極致。
這就是闡教,闡述大道,闡明本質。
或許有人覺得,詩雲瑤不配當祖師爺,遠沒有染椿湫那麽優秀。
但誰又能否認呢?
在如今仙道即是天下的時代,壹個女人,壹個剛剛嶄露頭角的後生晚輩,卻敢於在大敵當前時開宗立派。
她敢暴露在仙道眼皮子底下,甚至為他人提供庇佑。
“玉虛是天,但它叫玉虛,不叫天。”
又是千年,三千年,六千年,幾千年,壹萬年,幾萬年過去了。
詩雲瑤成長了,真正的爆發了她的天分,成了沐秋白的二弟子,壹個哪怕比之當世強者都不遑多讓的新秀。
無數人前來拜山,希望進入昆侖玉虛的門下,修習玉虛大道。
沒人知道詩雲瑤出自哪。
為了保護她,沐秋白三萬年不出壹拳,染椿湫會拳,卻也從不以拳對敵。
師傅和師姐,都在默默的無聲的支持她。
詩雲瑤沒有讓他們失望。
玉虛大道雖然也是仙道,卻與仙道不同,它講究入世,講究將仙的力量,帶到百姓之中。
仙道應當保護弱者,應該濟世救民,應該帶給人們希望和美好的生活。
不只是這玉虛宗旨,還有玉虛門徒,也不再只有她壹人。
詩雲瑤有了徒弟,有了徒孫,甚至四代、五代。
“給師傅請安。”
玉虛門徒已經成型,勢力不小,而作為他們的領導者、師傅、祖師爺,詩雲瑤也不再是以往的那個鐵憨憨。
“嗯。”
看著自己萬載所鑄就的心血,詩雲瑤端坐於雲床,姿態威嚴,卻又神聖:“昨日講給妳們聽的大道,可有參悟?可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