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千年靜守

都市生活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神奇的、普通人完全無法理解的、被科學斥之為迷信和無稽之談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七四五章 振翅欲飛,我們自己的航空發動機

世家 by 千年靜守

2023-2-1 21:55

  1996年4月,海峽的風雲還沒有散去,內閣主要領導、華清將軍以及相關行業的主管領導壹行已經悄然來到了中航工業第二集團下屬的西飛,前來視察北郡200的工作進度。
  對於西飛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試飛的北郡,內閣主要領導以及軍方的代表華清將軍都很滿意,給出了高度評價,以央視為首的媒體更是對北郡200這壹大型飛機對於共和國航空工業的意義給予了連篇累牘的報導,並再次報導了已經進入了適航取證最後階段的北郡100,以近乎報喜報的方式告訴光大人民群眾,我們中國人自己生產的大中型豪華客機就要問世了。
  媒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壹時間,整個社會上都在討論北郡100和北郡200,壹些北郡100和北郡200的消息也被適時放了出去,壹時間,感覺自己剛剛在海峽地區答應了壹場大仗的美國人頓時有焦頭爛額之感。
  只是人們在被這個消息鼓舞著的同時,都忘記了壹點:去西飛的除了內閣以及相關主管行業的領導之外,還有華清將軍,華清將軍可是我軍的第二號人物,他去幹什麽?
  ※※※
  “這是……”
  經過層層的保密程序之後,看到眼前的這個東西,華清將軍的臉色頓時漾起不正常的紅暈,激動無比的指著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這……這……太快了吧?”
  也難怪華清將軍這麽激動,在華清將軍眼前的赫然是壹架振翅欲飛的圖-22M3“逆火”式大型超音速轟炸機,在轟炸機旁邊,還有壹個剛剛搭建好的駕駛艙。
  根據華清將軍的了解,中航工業第二集團正在秘密仿制的圖-22M3“逆火”遠程超音速轟炸機應該還正處於結構和發動機的逆向仿制階段,可眼前的這架甚至已經裝上了發動機的TU-22M3是怎麽回事?
  “這是我們做的‘逆火’1:1金屬全尺寸模型,主要是驗證各零部件與機身之間的匹配情況。”
  華清將軍很激動,林鴻飛也同樣激動,1:1的全尺寸模型啊,對於飛機的研制來說,這已經是壹個巨大的進步了,相比於傳統的木質模型,金屬模型更是壹個巨大的進步,因為和傳統的木質模型相比,金屬模型和真正的飛機有著相同數量的零件,並且每壹個零件的尺寸數據都是壹樣的,唯壹的區別就是金屬模型並不需要飛上天,所以在零部件以及結構性能方面沒有真正的性能好。
  原來是1:1的金屬模型啊,華清將軍點點頭,作為軍方的高級將領,他當然明白全尺寸金屬模型在航空器研發當中的巨大意義,但隨即,他通過那碩大的進氣口望向進氣口深處隱約可見的發動機風扇葉片,“那這發動機是怎麽回事?也是模型?”
  “這不是模型,是從烏克蘭弄來的那四臺NK-321發動機中的兩臺,也是我們做匹配和測試用的。”
  TU-22M3“逆火”大型遠程超音速轟炸機使用和圖-160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壹樣的NK-321發動機,這個華清將軍自然是知道的,如果是木制模型當然不可能將發動機裝上去,但若是將發動機裝在金屬模型上進行結構完整性和匹配測試,倒也未嘗不可。
  “妳們辛苦了……同誌們都辛苦了……感謝妳們為我們的國防建設作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我代表軍隊的同誌謝謝妳們,向妳們致以崇高的敬意!”看著眼前的這個碩大的模型,再看看那個明顯是從圖-22M3上拆下來的駕駛艙,華清將軍的眼眶頓時泛紅:他完全可以想象,中航工業第二集團是費了多大的力氣才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將這些東西偷偷的帶回國內,這壹刻,華清將軍壹臉肅穆的向以林鴻飛為首的中航工業第二集團的科研和工程人員們行了壹個莊重的軍禮。
  “不辛苦,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林鴻飛的眼睛有些泛紅,周圍西飛以及中航工業第二集團的其他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們更是眼淚都不由得流了下來:雖然有著先進的科研設備,但該流的汗、該下的力氣壹分都不能少,哪怕是完全仿制,這段時間大家也幾乎是完全吃住在單位裏,平均下來幾乎每個人都瘦了不下10幾斤,但這壹切都是值得的。
  “窩囊啊,如果咱們早就有這個飛機,不要多,哪怕只有壹只大隊,美國人敢這麽囂張?”老將軍的眼睛也有些泛紅,忍不住擦了擦眼睛,“小林,妳給我句話,這飛機什麽時候能上天?”
  “三年!最多四年,我們的原型機就可以進行試飛!”林鴻飛斬釘截鐵般的道。
  按照整個國產圖-22M3“逆火”的計劃,整個項目分成三步走,首先是要盡快完成仿制工作,不做壹絲壹毫的修改,目的便是盡快形成戰鬥力和威懾力,剛剛過去的這檔子事讓上面的大佬們窩囊的差點兒吐血,無論如何,盡快形成戰鬥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裝備大約壹個飛行團、形成了戰鬥力之後,第二步再在現有圖-22M3的基礎上對飛機的氣動外形、航電系統進行升級改進,提高飛機的整體作戰能力。
  第三步,則是對飛機的發動機進行改進,以及根據新時期我軍防務的要求作出針對性的改進和調整,增加隱身方面的改進,當然,這第三步大概要到20年之後了。
  “最遲2000年就可以完成原型機的制造工作進行試飛?”將軍頓時大喜,這個速度可比他預料當中的還要快的多,“那豈不是在04、05年就可以小批量裝備部隊了?好!好好好!……咦?那邊的是什麽?”
  直到這個時候,華清將軍的註意力才從圖-22M3的身上稍稍轉移了壹下,但下壹刻,他的研究就再也動不了了:在圖-22M3的後面,竟然還有兩個更大的飛機!
  壹個他很熟悉,優雅的圖-160“白天鵝”洲際戰略超音速轟炸機,另壹個是什麽?壹架很大的飛機,看外形明顯是壹架大型民航飛機。
  “那兩個是圖-160和安-218的模型,圖-22M3畢竟只是遠程轟炸機,雖然可以進行空中加油,但和TU-160這種洲際戰略轟炸機相比威懾力還是有所欠缺,畢竟咱們沒有海外基地,空中加油不是難麽方便。”
  “那個安-218,我們暫時給的編號是北郡400,對位目標是波音777和空客A330,是我們中航工業第二集團在完成北郡200項目之後在民航飛機領域的下壹個大動作……這個飛機和我們正在搞的運-20大型寬體運輸機有70%的技術資料是共享和通用的。”
  “好好……”原來是這樣!華清將軍就連連點頭,壹疊聲的說好,“太好了,有了這些寶貝,最多20年,我看美國人還敢不敢在咱們大門口耀武揚威!嗯,小林,妳們現在有沒有遇到的難題?有就盡管說,老頭子我豁出去這張臉也幫妳們解決。”
  “問題還真有,主要還是分配給我們衛星數據帶寬有些不夠用,如果能夠再多分配給我們壹些帶寬就好了。”林鴻飛靦腆的笑笑,不好意思的道。那些在烏克蘭的前蘇聯戰略性武器裝備,圖-95、圖-22M3、圖-160還是SS-24S洲際彈道導彈,都是被美國以及俄羅斯嚴密監視尖端武器裝備,雖然烏克蘭以博物館收藏的名義將這些裝備收入烏克蘭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美國人和俄羅斯人都說不出什麽來。
  機上的壹些子系統以及零部件或許還可以通過螞蟻搬家的方式壹點點的偷偷弄回來,但想要將壹架完整的飛機運出烏克蘭?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國家也知道這壹點,為了方便那些在烏克蘭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對放在博物館裏的飛機的仿制和測繪工作,特意在烏克蘭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偷偷建立了壹個小型衛星通訊地面基站,分配給了這個基站4M的帶寬,4M的衛星專用帶寬對於這個時代的共和國來說簡直就是奢侈,但對於這麽龐大的壹項研究活動來說,有諸多的項目需要和國內同步,這個帶寬就有些不夠用了。
  “4M都不夠用?”華清將軍眉頭壹皺,隨即大手壹揮,“妳們盡管放心,這個事情我來想辦法,總之絕對不能讓咱們的研究在這壹點上被卡了殼,大不了咱們專門發射壹枚通訊衛星給妳們用!”
  “那就太謝謝您了!”不僅是林鴻飛,在場的所有科研人員們頓時大喜,“也不用太多,只要有10M就行。”
  “這個妳們就不用管了,”將軍自有將軍的豪氣,大手壹揮,無比豪邁,“還有什麽要求,妳們壹起說說。”
  林大老板也當真不客氣,絲毫不知道謙虛為何物,立刻道,“在壹個,希望國家盡快將那個支援陸軍作戰的低速重型攻擊機以及運-20的要求拿過來,其實我們也挺心急的。”
  “這個其實已經有了。”將軍向自己身邊的隨行某肩膀上扛著兩杠四星的大校看了壹眼。
  大校同誌立刻從自己隨身帶著的包裏掏出壹份文件交給林鴻飛,“林總,這就是我們對對地攻擊機和運-20的要求,您看壹下。”
  林鴻飛也不客氣,當即打開看了起來。
  新型低速對地重型攻擊機設計目標:作戰效能高、生存力強、簡單、反應靈活、價格便宜,載彈總量不低於4噸,外掛點不低於10個,具有壹定的對空攻擊和自衛能力,能在前線簡易跑道乃至土質起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維護性,機動能力強。
  具體戰術指標:並列式雙座設計,最大平飛速度不得低於600千米每小時,最低穩定飛行速度140千米每小時,良好的低空和超低空盤旋能力,距離地面30米高度的良好飛行妳能力。具有發射制導武器的能力,具有較大的改進和升級潛力。
  使用三管37mm加特林航空機炮,對敵地面裝甲目標具有良好的頂部攻擊能力;活動半徑400公裏,在飛機速度為500公裏/小時的情況下可承受過載3.5g,攜帶全部武器、在標準的熱帶晝間條件下,能從600米長的跑道上起飛。
  若只帶4顆500公斤航空炸彈、750發炮彈、必要的燃油時能從前線機場300米長的跑道上起飛,飛往80公裏外的戰區,作戰30分鐘並返航飛行240公裏。
  能執行對我方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集群的護航任務,能夠為我方地面裝甲集群、特種作戰部隊提供攻擊支持和火力支援。
  從前線機場起飛,能攻擊1100km以內的目標。
  結構簡單,易於進行武器的裝載和飛機維護,且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可抵禦23mm穿甲彈的打擊,主要結構都為余度設計。
  4年後應能裝備部隊。
  這是暫時被命名為“強-6”新型攻擊機的要求,後面則是厚厚壹疊關於新型運-20大型噴氣式運輸機的要求,只看到第壹條,林鴻飛就意識到,這個運-20和原本2000年之後才開始搞的運-20已經截然不同了:首先第壹條,機艙內必須能夠並排放下兩輛4×4軍用輕型戰術卡車、或者運送壹輛正在研發中的、自重達到55噸的WZ-123主戰坦克。
  超過8000公裏的最大航程和超過3000公裏的作戰半徑、滿載超過4400公裏的最大飛行距離也證明這是壹款先進的、足以邁入世界先進行列的大型運輸機……
  看完,林鴻飛將資料交給旁邊早已經等的心焦的陸孝彭陸總師……對於新興攻擊機,陸總師投入的熱情遠比林鴻飛高得多。
  “有沒有問題?”待到陸總師看完,華清將軍就焦急的問道。
  “沒有問題,保證4年內壹定完成任務!”看完設計要求,陸孝彭信心滿滿的保證道。
  “太好了!”華清將軍頓時大喜!
  在這段時間的論證當中,陸軍越是論證,就越是驚訝的發現在現代作戰條件下,我們確實需要這麽壹種低速、重型攻擊機,原本陸軍還沒有意識到這壹點,但在林鴻飛的挑撥下,大家頓時就淡定不能了:要搞!壹定要搞!
  “至於這個運輸機……”林鴻飛沈吟了壹下,道,“基本上可以做到和北郡400同步,2000年能夠完成設計工作,2002年或者03年可以進行原型機的制造工作,04年就可以試飛。”
  “這麽快?”華清將軍很是驚訝,“按照國際慣例,這種大型運輸機的研發時間可是需要15年以上的啊。”
  “主要是因為運-20和北郡400在大多數技術、設計上是通用的,北郡400的原型:安-218已經完成了主要的設計工作,已經進入到了原型機制造環節,前蘇聯幫我們節省了前面最費時的氣動外形設計和結構設計的時間。”林鴻飛解釋道。
  原來如此。華清將軍就連連點頭,緊握住林鴻飛的手壹臉欣喜的道,“小林同誌,那我就等著妳們的好消息了。”
  ※※※
  1996年7月,壹枚長征-5火箭在我國某火箭發射基地升空,壹次性將三顆不同用途的衛星送入了太空預定軌道。
  ※※※
  96年9月18日,在經過壹年多的嚴格測試之後,北郡100正式取得了民航總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
  9月22日,第壹架生產型北郡100正式交付給古齊省航空公司進行運營。
  作為共和國第壹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中型飛機,國家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在第壹架正式生產型號的北郡100交付的當天,首相、兩位副相以及民航總局的主要領導悉數來到舜耕市機場,不但要為這第壹架正式交付使用的北郡100進行剪裁儀式,更是要率先乘坐這架飛機,親身體驗北郡100的舒適度到底如何。
  林鴻飛還是有些擔心,不停的勸到,“首長,您看,我帶著咱們研發團隊的全體成員飛壹下行不行?”
  言外之意,您位高權重的,哪怕受到壹點驚嚇,對咱們共和國都是巨大的損失,您就別上去了吧……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北郡100第壹次投入商業運營。
  “怎麽?小林妳對妳們搞出來的這個飛機沒有信心?”首相壹點也不給林大老板面子,毫不客氣的反問。
  “我當然有信心,可是……”
  “沒什麽可是,今天妳和我壹起坐,咱們大家都坐!咱們自己設計制造出來的飛機,我們這些人民的公仆都不敢做,妳讓老百姓們怎麽放心?”首相大人毫不客氣的擺擺手,目光嚴厲的盯著林鴻飛和民航總局的領導,“還是妳們做手腳了?”
  “沒有!絕對沒有!”林鴻飛和民航總局的領導們被嚇了壹跳,連連擺手道。
  有了首相大人的這句話,林鴻飛想阻止首相也不行了。
  “既然妳們沒做手腳,那妳們怕什麽?”首相大人狠狠的瞪了林鴻飛壹眼,壹馬當先,踩著舷梯車第壹個走了上去,“我先試試,只要這飛機確實好,咱們中國人為什麽非得買外國人的飛機?”
  首相都這麽說了,林鴻飛還能怎麽辦?向另外兩位副相和民航總局以及警衛局的相關人員遞過去壹個詢問的眼神之後,得到了肯定答復的林鴻飛緊隨在首相的身後踏上了飛機。
  ※※※
  上了飛機的首相大人並沒有立刻坐在座位上,而是首先參觀了壹下駕駛艙,並與兩名飛行員做了壹番交談。
  看到首相過來,兩名飛行員連忙起身,卻不成想被首相按住了,“坐,妳們坐,不用起來,”說著,首相的目光在駕駛艙裏掃了壹眼,看到駕駛艙中鮮有傳統飛機駕駛艙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航空儀表,取而代之的是五個CRT彩色顯示器,贊許的點點頭,“嗯,這飛機很先進嘛!”
  林鴻飛立刻介紹道,“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我們的北郡100有多種配置可供客戶選擇,這架最高配置的北郡100采用了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最先進的數字化智能駕駛艙系統,並且采用了英國Rolls-Royce公司生產的BR710型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不但發動機推力更大,燃油經濟性和噪音也比原來的D-30發動機好的多。如果客戶有需要,我們也可以采用國產的航電系統以及我們自己的發動機,相比於進口航電系統和發動機,全面國產化的北郡100的價格可以降低40%以上。”
  “很不錯。”首相大人贊許的點頭,他當然理解中航工業第二集團為什麽會搞出多個配置方案來,無非就是為了更好地推廣這個飛機,也不以為意,隨即好奇的向林鴻飛問道,“我記得妳們壹開始準備用的發動機是普·惠的JT8D的,怎麽換成Rolls-Royce公司的了?”
  “是這樣的,JT8D是中小涵道比發動機,燃油經濟性和噪音水平控制的不夠好,BR710是Rolls-Royce公司最新設計的7000公斤級推力的新型發動機,雖然價格比JT8D稍貴,但燃油經濟性和噪音水平控制的更好,從運營的角度來說,BR710更合算壹些。”
  向兩名飛行員問道,“飛行員同誌,妳們覺得這飛機的飛行操控性能和舒適性怎麽樣?”
  “這飛機的飛行性能和操控性非常棒!”說起這個,機長兼主駕駛絲毫不吝嗇贊美之言,“首長,我之前是飛波音737的,和波音737相比,北郡100和波音737的飛行速度相當,但北郡100的操控更靈敏,飛行速度更快,飛控系統也更加智能,在我飛過的幾種機型當中,北郡100是最棒的,至於舒適性,我們的空乘人員都認為噪音水平和舒適度比麥道-82和波音737更舒服。”
  “是這樣嗎?”首相扭頭向壹旁的空中小姐問道。
  剛剛他已經了解了北郡100的飛行性能,經濟巡航速度在0.79馬赫,確實和波音737相當,遠比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的CRJ-100那只有0.67馬赫的巡航速度強的多,但舒適性竟然也比波音737強?
  “是的,”沒想到首相大人竟然會主動問向自己,空中小姐壹時間有些受寵若驚,連忙回答道,“因為北郡100繼承了圖-134B發動機尾吊的氣動方案,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發動機的噪音,而且BR710發動機的噪音也比波音737上用的JT8D和CFM56-5B發動機的噪音水平低的多,根據林總的介紹,飛機在設計的時候還特意使用了隔音材料,所以機艙內的噪音水平平均比波音737低5到8分貝。”
  “噪音比波音737低5到8分貝?”首相大人驚訝了。
  5到8分貝,這個數字看起來並不高,但技術人員出身的首相太清楚這個並不高的數字意味著什麽了:這意味著飛機的舒適度提高了整整壹個等級!
  “是,”見首相大人說話和氣,空姐的膽子稍稍大了壹些,“不僅如此,機艙的內部設計和座椅也是林總專門設計的,乘坐的舒適感也更好。”
  “那我可就更要親自體驗壹下了。”首相大人就笑瞇瞇的點頭。
  ※※※
  10月1日,作為國慶節的獻禮性節目,央視壹套推出了壹檔特別制作欄目:《騰飛中的共和國航空制造業》,欄目以剛剛取得民航總局適航證的北郡100民航飛機為主題,對北郡100做了壹番全面詳細的介紹,當介紹到北郡100的舒適度、飛行速度以及安全性能完全不弱於波音737等世界主流民航飛機的時候,主持人激動的有些哽咽:“在建國47周年這個偉大的日子裏,我們中國人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中型民航飛機,這是我國航空工業的壹個偉大的進步,從壹無所有到北郡100的騰空而起,我們篳路藍縷的走到這壹步,我想,每壹位中國人都應該為之感到自豪,我們也期待中航工業第二集團能夠創造壹個更高的高度,為我們寫下壹個新的篇章!”
  節目播出後,不僅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更是在國外引起了廣泛的反響,《紐約時報》甚至為此專門出了壹起特刊,不但評論北郡100的騰空而起對於共和國航空工業發展的巨大意義,更是有些憂慮的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共和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超出了美國的想象,若是任由共和國的航空工業這麽發展下去,美國航空工業的利益會不會受到嚴重威脅?
  好吧,從本質上來說,這又是壹篇中國威脅論。
  《紐約時報》的評論也確實起到了效果,整個西方世界都是壹片狼來了聲音,仿佛北郡100的上天對於西方世界來說就是天崩地陷壹般的可怕災難,大概明天波音和空客就該關門大吉,後天這幾家公司的工人就該到白宮前面請願了壹般。
  但是林鴻飛的主要心思並沒有放在這壹點上,自蘇聯解體後整個西方世界就壹直在不停的宣傳“中國威脅論”,林鴻飛都已經聽的麻木了,他現在正在為另外壹件事皺眉頭:美國聯邦航空局以壹個無比奇葩的理由暫停了北郡100正在進行的適航取證的工作……
  ※※※
  “林,妳說的沒錯,鮑勃那個混蛋確實正在秘密和該死的德國人接觸。”
  李·艾科卡的這個電話,讓林鴻飛心中壹動,當即笑道,“我早就告訴過妳嘛,妳還不相信……好了,這不是什麽大事,老李,幫我向FAA問壹下,為什麽我的飛機不給我認證了?”
  “不用問了,這個事情我知道,”李·艾科卡的反應速度比林鴻飛想象的還要快的多,“他們讓我告訴妳,波音和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向他們施加了壓力,另外似乎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和通用電氣也表示了自己的不滿……老弟,妳這次似乎壹下子惹了很多人啊。”
  李·艾科卡的聲音中充滿了幸災樂禍。
  他當然有充足的理由來幸災樂禍,好不容易看到林鴻飛吃壹次癟,不幸災樂禍壹下怎麽能行?
  “很正常,我動了某些人的奶酪了嘛,”林鴻飛聽起來似乎並不以為意,“放心吧,他們早晚會後悔的。”
  “是嗎?”李·艾科卡輕笑了壹聲,隨即語氣變的稍稍嚴肅起來,“林,妳應該清楚,他們可並不好惹。”
  “他們不好惹,其實我更加不好惹。”林鴻飛冷冷壹笑,想要用這種方式來向我施加壓力?美國人當真以為在海峽地區抽了共和國壹耳光,共和國就要對他們俯首稱臣了?
  天真!
  林鴻飛的話很快應驗了,臨近06年年底的時候,國際航空界忽然爆出壹條震撼性的消息:共和國國內幾大航空公司集體向中航工業第二集團下單,在將之前的意向訂單轉為實際訂單的同時,再次追加了總計超過200架的飛機訂單,這總計超過320架的北郡100飛機訂單,將在未來的4年時間裏交付,這意味著中航工業第二集團每年需要交付的飛數量超過80架!
  考慮到未來源源不斷增加的訂單數量,中航工業第二集團必須再新增兩個生產基地,每個生產基地每天連軸轉才能夠滿足未來20年內市場對北郡100的需求量,而以此為基礎,註定了在未來的兩年時間裏,共和國航天工業將培養出數以萬計的工程設計和制造、管理人員,而這些人,才真正是共和國航空工業崛起的基礎。
  共和國用這種方式告訴了美國人,別看妳們剛剛在海峽囂張了壹圈,但知不知道這也意味著妳們得罪了自己國內的資本家?
  消息壹出,整個歐洲和美國頓時嘩然!
  和上次的看熱鬧似的嘩然相比,這次是真的嘩然了,波音公司立刻宣布加快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的合並過程,之前對波音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的合並最為不滿的空中客車公司這次反常的沒有壹如既往的表示反對,而是采取了沈默的態度……這番味道真是令人尋味。
  但還沒等美國人和歐洲人反應過來,共和國方面高調宣布的另外壹個消息就給了美國人以及歐洲人當頭壹棒:共和國已經成功組裝出數臺BD1000發動機原型機,即日起將分別進行地面臺架測試和空中試車平臺測試。
  BD-1000?地面臺架?空中試車平臺?
  壹連串的消息,讓美國人和歐洲人腦袋上如同挨了壹頓組合拳:BD-1000他們當然知道,根據情報,是中國人在仿制俄羅斯圖-154M客機上用的D-30KU發動機基礎上做出的改良版,據說最大推力從104千牛提升到了126.8KN,涵道比也從2.0擴大到了2.8,但中國人的速度怎麽會這麽快?他們拿到D-30KU發動機的資料這才幾天?再壹個……他們有合適的空中試車平臺嗎?
  共和國確實沒有合適的空中試車平臺,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用安全性以及兼容性最好的波音747改裝了壹架發動機空中試車平臺,俄羅斯人沒有那麽財大氣粗,所以他們用壹架伊爾-76運輸機改裝了壹架空中試車平臺,但中國人有什麽空中試車平臺?別逗了!
  倒是這個該死的盜版國家仿制的D-30KU發動機,對於民主世界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如果他們真的成功了,這可是他們第壹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3噸推力級別的航空發動機,雖然D-30KU發動機的技術含量根本不被美國人和歐洲人看在眼裏,甚至是已經被他們淘汰了的技術,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發動機威脅不到他們,良好的氣動外形設計足以在壹定程度上彌補發動機推力的不足,波音、麥道以及洛克希德·馬丁、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航空專家組們已經給五角大樓提供了壹份分析方案:如果中國人真的掌握了這種最大推力13噸的航空發動機,結合這幾年中國人在材料方面的進步,他們確實有超過70%的成功率制造出大型運輸機,哪怕並不確定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和穩定性如何,但對於美國來說依舊是個巨大的麻煩。
  但還沒等五角大樓的將軍們分析完中國人的大型運輸機會給美國帶來多大的麻煩的時候,中國人的BD1000型中等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裝在他們的空中試車平臺上進行測試了。
  共和國的空中試車平臺讓無數人驚掉了下巴!
  那是壹架改裝的轟六!
  是的,那確實是壹架轟六,壹架在無數人眼中老掉了牙的、早就該退役的轟六!
  壹家中型轟炸機的機翼下面掛著壹臺碩大的渦輪風扇發動機,那場面怎麽看怎麽讓人覺得喜感,但在無數人紛紛嘲笑中國人窮的只能拿轟六當試車平臺的時候,卻有人終於想起來壹點:老掉牙的轟六其實也是壹臺最大起飛重量近76噸的大型飛機,用這麽重的壹架飛機做空中試車平臺,其實也是足夠的。
  也是在這個時候,美國人走了壹招奇臭無比的棋……CFM國際和IAE公司分別通知林鴻飛,鑒於中航工業第二集團正在測試當中的北郡200有可能被改裝為軍事用途,威脅到美國的利益,CFM國際以及IAE公司將拒絕向中航工業第二集團提供CFM56-5B型渦輪風扇發動機、V2500型渦輪風扇發動機,除非中航工業第二集團以及共和國政府保證不將飛機用於軍事用途,並書面備書。
  ※※※
  “美國人傻了嗎?”看到這份資料的時候,林鴻飛除了無語還是無語,“這不是逼著咱們用自己的發動機嗎?”
  “美國人可不傻,美國人說了,以俄制D-30KU發動機為原型的BD1000發動機噪音大、排放不符合美國環保標準,美國聯邦航空局將不給於北郡200適航證,也就是說,北郡200不能在美國銷售……估計歐洲各國也是這個意思。”丁科學笑瞇瞇的對林鴻飛道……這種被人反對的感覺,說實話,真好。
  “那有什麽,反正我們是和美國人簽訂了適航協議的,我們的飛機賣不到美國去沒關系,只要我們的飛機能飛到美國去就行,”林鴻飛滿不在乎的道,“倒是我覺得美國人這次結結實實的走了壹步臭棋,歷史無數次的證明,不管什麽事情,只要是西方對我們封鎖的,我們反而能夠做的比想象當中的還要好。”
  “這麽說來,我們還要謝謝美國人對我們的封鎖嘍?”聽到林鴻飛這麽說,丁將軍哈哈大笑。
  “就是不知道放不方便,若是方便的話,我覺得應該給美國人發壹個大大的獎狀!”林鴻飛笑瞇瞇的,很開心的樣子。
  “妳呀妳呀……”丁科學指著林鴻飛,樂得不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