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帶著農場下凡塵

夜天下

都市生活

三天前石仲魁以為自己走了天大的好運。
五月大雨夜裏,在家裏的陽臺上吹著微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81章 引君入甕

帶著農場下凡塵 by 夜天下

2023-9-10 23:07

  只記得大魔導師會在長安求學五年,學的還只是《尚書》而不是全部的四書五經。
  好在石仲魁有足夠信心,自己在大周學到的知識,足以傳授這年代的學子。
  儒學真正傳到寒門中,還得從隋朝開了科舉之後。
  兩漢時,即便是豪門家中,都不壹定有全套的經史子集。
  往往都是某個家族出了個善於註解某壹種經書的大儒後,便專註於研究這本書。
  當然,這和學問的載體還是竹簡有很大關系。
  真正大規模推廣紙張,還得到東漢漢和帝,也就是公元105年之後。
  而此時王莽剛剛篡漢,新朝是公元8年到公元23年間存續,讀書人使用的自然還是竹簡。
  甚至到了東漢末年,曹操也算是宦官後代,但他求學時帶的還是竹簡。
  進了長安城後,石仲魁很快在城東尋到壹處面積還算不錯的宅子,花了兩塊馬蹄銀直接買了下來。
  王莽篡漢朝局動蕩,就連京城裏,也有的是高官、家族被逼著辭官或者歸鄉。
  石仲魁不求在皇宮附近找宅子,畢竟自己雖然是拿到了雲班寶箓的神仙,但在地仙界的南詹部州人間界,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外人、陌生人。
  被權貴盯上自己不怕,卻也是個麻煩。
  甚至別看王莽篡漢,在世人眼裏是個逆賊,但他此時卻是人間帝王。
  沒那個神仙會傻乎乎的去搞死他。
  好處沒有,代價卻大的很。
  而且到了劉秀這壹代,若是他那個當縣令的爹沒死還好說,但親爹壹死,他其實已經是平民了。
  甚至在他9歲時,兄妹幾人成了孤兒。
  若不是叔父接去照看,能不能長大成人都難說。
  而且劉秀的長兄劉演極其不靠譜,結交豪俠、肆意妄為。
  說好聽點是仗義疏財,說難聽點,劉演就是個二流子。
  劉邦再這麽說也是個亭長,有官身在,他結交豪俠是有壹定底氣的。
  同時結交豪俠的同時,劉邦更多的還是交好當地的官吏,可以說目的非常明確,活的更好,也打開自己的名氣。
  而劉演十幾歲便出去胡混,最後也沒混出的名堂。
  好在有老祖宗劉邦的例子在,新朝末年,赤眉、綠林、銅馬起義,大批地主豪強也趁機防抗新朝。
  劉演和其他劉姓子弟自然不甘落後,趁勢起兵。
  可惜最後傻乎乎的被人騙去京城,壹刀給砍了。
  若是他成功那是第二個劉邦,可失敗了,他就什麽都不是。
  ……
  石仲魁既然在等著劉秀進長安求學,當然得考慮到劉秀平民身份,在城東離城墻不遠處買宅子來個守株待兔。
  不過這期間,還得打響自己的名氣。
  把王不離招來,命他化身成中年仆役,石仲魁白天在宅子裏,靠近大街壹側院墻的水榭裏,彈琴吹笛。
  偶爾也讀壹讀《左轉》《尚書》。
  琴聲很容易就能吸引住來往的行人,而且會彈琴在這年代,絕對屬於高雅之人。
  更別說石仲魁的琴,是天庭之物,那笛子也是個中品靈寶。
  只是石仲魁晚上回家陪媳婦,自然不會很早就來到長安城。
  上午吹笛子、下午彈琴,吸引住文人士子的同時,三五日後就有小商小販,把攤位擺到石仲魁家附近的街道上了。
  石仲魁經過這幾天,也知道了此時是時間。
  但讓他意外的是,現在居然已經是新朝10年,大概是公元18年。
  仔細算算,劉秀應該早已經進京讀書4年多了。
  想了想後,石仲魁明白與其自己去找,還不如把人吸引過來。
  平日裏除了彈琴吹笛外,閑下來便查看壹番長安城內和城外,隨手幹掉那些個鬼魅、妖怪,賺點功德。
  不知不覺便過了壹個月。
  大概是因為石仲魁始終沒露面,好奇的豪強、官吏果然如石仲魁期待的壹樣,基本上也失去了耐心,連續七八天都沒幾個人上門求見。
  至於那些個市井潑皮無賴,僅僅只是為了聽曲子,也不會來找石仲魁的麻煩。
  更不敢找他這種雅士的麻煩。
  這壹個多月裏,聽曲的人不少,但為了偷聽他讀書的寒門子弟同樣不少。
  既然劉秀讀的是《尚書》,石仲魁平日裏朗讀的書籍中,《尚書》自然最多。
  這日王不離拿著壹張石仲魁親手寫的絹布,攤開掛在宅子大門側邊的墻上,立馬吸引了十幾個家境看起來並不好的年輕士子的關註。
  看到竹簡後心裏第壹個念頭就是,這宅子的主人家寫的字,絕對有大家風範。
  西漢時期的書法是隸書,石仲魁僅僅只是壹手楷書,就讓人壹見便有種耳目壹新的感覺。
  再仔細看時,這才發現絹布上寫的居然是《尚書》的註解。
  十幾個士子仔細琢磨,越想越覺得主人家的學問肯定不低。
  當當自己這種想讀書,都沒機會看到全本的寒門弟子絕對沒問題。
  別說西漢了,即便到了東漢末期,讀書還都是豪強、權貴們的專屬。
  底層弟子想讀書,還得求爺爺告奶奶的找到權貴之家,才有機會學到壹篇、兩篇章節。
  若是能有全本《論語》,那就是傳家寶壹樣的珍寶。
  石仲魁現在不僅公布出《尚書》壹篇,還題上註解,對低層來說,不管石仲魁願不願意,大家都願意把他當成老師。
  立馬就有人拿出竹簡和刻刀,對著絹布開始篆刻起來。
  同時也有人聽到這十幾個學子的話後,擡腿就跑,想著即便自己不會,找個會寫字的過來,今後自家也有機會留下《尚書》壹篇給家中子弟研讀。
  不過等十幾個學子如癡如醉時,宅子裏傳來的壹曲《高山流水》很快又讓人停下了刻刀,甚至周圍的行人,都停下腳步,看向宅子的上空。
  石仲魁作為現代人,自然不知道真正的《高山流水》是什麽樣。
  但他聽過紅樓世界裏宮廷親師彈奏的大周版《高山流水》,還有十幾種宮廷琴曲。
  也聽過天庭上不少仙人,和酒宴時仙女們彈奏的古琴曲。
  甚至只要他願意,去求天皇伏羲教自己彈琴都沒問題。
  所以石仲魁彈奏的琴音壹起,就算王莽的宮廷樂師,都得跪著。
  更別說這年代根本沒什麽娛樂,甚至沒怎麽聽過音樂的普通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