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火中物

都市生活

遙遠的天邊,朝陽懶懶散散的升起,剛剛冒出半個腦門。
酡紅的朝霞橫跨天空。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99章 不存在的52區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by 火中物

2021-3-30 22:10

  陳鋒又在國內多呆了兩天,再去檢視了壹下星鋒研究院的工程進度,然後又留下星峰娛樂接下來的部分全新詳細規劃思路,然後他馬不停蹄的再去了大洋對岸。
  陳鋒沒想到《論外星文明的威脅》這個小小的課題組影響力竟比他想象的還要龐大。
  他更沒想到伊倫與他第二次交談後,非但沒有動搖自己的看法,反而更堅定了,並且又拉了好幾名同樣等級的科學家下水。
  伊倫表示,他正試圖說服幾個人做出壹個重大決定。
  如果壹切順利,陳鋒將能看到壹些足以證明很多東西的證據。
  但在此之前,需要陳鋒本人過來壹趟,甚至需要他本人拿出更多東西證明他的觀點。
  其實陳鋒隱約能猜到伊倫想給他看什麽。
  52區地下基地。
  以及裏面的壹艘長三十三米的雙軸結構外星艦船殘骸。
  這東西聽起來挺唬人。
  在二十壹世紀這個時代,這事甚至可以被視為人類最大的機密之壹。
  無數認為外星人存在,並造訪過地球的人對其趨之若鶩,奉若圭臯,並堅定的認為51區裏壹定有被遮掩的秘密。
  這秘密可以解答壹切疑惑。
  但陳大師表示,首先,秘密並不在妳們想的51區,而是52區。
  並且他本人對這秘密不太感興趣。
  原因無他,他早就看過相關的詳細資料。
  甚至可能他知道的東西比這個時代裏的所有人加起來的還多。
  二十壹世紀的秘密到了三十壹世紀,尤其是在他兩次坐到領袖寶座上後,那都不叫個事。
  如果他更八卦些,他甚至連瑪蓮夢露之死的真正秘辛都能翻出來。
  他在三十壹世紀時,不只壹次親自造訪過那艘艦船殘骸,還拿到了詳盡的分析報告,甚至更親自上手過。
  這個時代的人們無法破譯的材料學秘辛,在他面前根本無足掛齒。
  再加上這次又得到了殖民地艦隊送來的情報,陳鋒已經知道這艘雙軸小型艦船殘骸來自哪個文明。
  正是迷族。
  在三十壹世紀的學者們整理給他的學術報告裏不但明確剖析了其材質,還根據其微觀結構和布局推算出這艘艦船的制造者應該是壹種類人形生物,且為碳基和金屬結合的生命體。
  之前陳鋒並不知道這就是迷族,後面知道了。
  迷族的主力發展方向不必贅述。
  涉粒子炸彈、黑洞炸彈、復眼者球艦外殼材質、排斥力場等科技並非復眼者自身體系,大概率都是迷族的成果,被戰勝者吸收了而已。
  所以迷族的主要路線,應該是純物理層面的進階為主。
  迷族的大腦運算能力應該極強,情緒表達方面則大概率很弱。
  除了這些信息,三十壹世紀的學者們和繁星還推算出,這艘戰艦中曾經有過等級很高的人工智能。
  迷族的艦船材質在二十壹世紀的人類眼中屬於完全看不懂的類型,性能也十分詭異。
  直到2020年,人類依然沒辦法從這艦船殘骸上完整的切割下壹塊金屬來。
  即便依靠高能粒子轟擊強行撞下點殘片,可無論學者們把殘片帶走得再遠,用任何辦法隔絕,隨著時間推移,殘片質量都會莫名其妙的不斷減輕,破損的艦船則又會自然而然的自行復原。
  這簡直就是靈異現象。
  當然了,人類也只是現在看不懂,等窺破其秘密,便也覺得不過爾爾。
  在陳鋒的第六條時間線裏,當人類研發出晨風作戰系統,並在裏面嵌入自適應自修復金屬材質後,這艘迷族艦船的殘骸便不再神秘,給人以不過如此之感。
  鷹擊甲和銀河戰丸材質的科技含量比這艘艦船的可還要高出去壹大截。
  最讓陳鋒遺憾的是,這艘迷族艦船殘骸中的人工智能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停止了運轉,並且其資料也悄然消失。
  艦船裏沒了資料,科技水平還不如三十壹世紀的人類,陳鋒對這東西當然興趣缺缺,認為這玩意兒只不過是塊看起來深奧的廢銅爛鐵而已。
  其價值比比鄰星殖民地和巴納德星殖民地發現的宇宙奇觀現象差遠了。
  但他終究還是應邀來了林肯郡。
  之前他已經在會議上晃點了壹次伊倫·艾爾文,再拒絕別人的好意,實在過意不去了。
  另外他其實也有點想提前壹千年去看看那艘迷族艦船。
  雖然現代的科技水平差距導致檢測手段落後,他在材質上看不到什麽性東西,但有千年時光的跨度,說不定艦船裏還能殘留著什麽信息。
  華城時間下午三點,陳鋒的車抵達林肯郡,並下榻酒店。
  十五分鐘後,伊倫帶著他的助理到了陳鋒的房間。
  “陳先生妳要先休息壹下嗎?”伊倫很客氣的問道。
  他知道陳鋒從漢州上飛機,又轉乘直升機到林肯郡,真是壹秒鐘都沒喘氣。
  陳鋒搖頭,“不休息,直接辦正事吧。”
  陳鋒平時的精神狀態與普通人差不多,壹樣得睡覺,但如果他進了工作狀態,困意什麽的是不存在的。
  以他的體質,幾天不睡不在話下。
  坐在車上,伊倫感嘆著,“別人都說中國人是工作狂,我很贊同。以前賴恩在林頓工作時,我就特別欣賞他。我項目組裏的幾個中國留學生也非常敬業。但陳先生妳這樣的人我還是第壹次見。並且妳的精神狀態還特別好,壹點也不像長途跋涉的人。”
  陳鋒哈哈大笑,“為了人類命運而奔波,應該的。”
  “嗯。”
  陳鋒:“現在可以說具體是什麽事了吧?”
  伊倫搖了搖頭,“不好意思,還不行。”
  “好吧。”
  陳鋒攤手,也不再多問。
  那破船,別說近距離觀摩,他甚至開過修復後的成品。
  他感覺沒什麽意思,性能還不如保衛軍的小型雙人戰機,和他本人的特供高速類曲率穿梭機更不能比,和銀河戰丸比起來更是天壤之別。
  上條時間線裏,人類的科技水平在二十八世紀中期便完全超越了這艘失落艦船。
  等到三十壹世紀初,按照軍事指揮人員的估測,假定人類能沖出去與失落艦船背後的文明發生戰爭,並且這文明的科技水平與艦船中表現出來的壹致,那麽結論只有壹個,地球人無懸念吊打對方。
  所以,在殖民艦隊帶回信息之前,地球人對這艘雙軸艦船以及其背後的文明的情感認知變化大約是這樣的步驟。
  仰望、膜拜、恐懼=》好奇、探究、組織人力物力對其進行深度破譯=》利用=》超越=》蔑視,並在蔑視中揣摩對方的善惡,以及如今可能的層次,並模擬戰爭。
  有太陽穹頂在頭上,地球人用怎樣的惡意去揣度宇宙都不為過。
  曾有偉人說過,面對戰爭時要在戰略上蔑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所以人類在完全吸收並超越失落艦船後,雖然依舊保持著敬畏感,但心理上還真有那麽點輕蔑,並堅定的認為自己可以戰而勝之。
  失落艦船也沒真幫助人類完成什麽科技騰飛。
  當人類已經能看懂其材質時,自身的科技水平也差不多迎頭趕上了,只稍微激發了點靈感,起到點微不足道的小小幫助而已。
  甚至有部分人將失落艦船和太陽穹頂聯系起來,認為正是這玩意兒帶來了仇敵,只是後來這觀念被推翻了。
  太陽穹頂的科技含量,又比失落艦船高出去太多,根本不像同壹個文明的造物。
  當時的人類科學家對銀河系依然充滿警惕,並很認真的假定能突破太陽穹頂,且把外部環境裏的假想敵全部設定為失落艦船代表的科技水平,然後模擬各種戰爭的局面。
  二十八世紀之前,部分學者對模擬銀河系內的狀況投入不少精力。
  二十八世紀中段後,人們對這方面內容減少了投入,轉而更專註於挖掘自身。
  人們慢慢的又發現這首失落艦船的科技水平也不過如此,假如人類真有機會假如到銀河文明的“大家庭”中,迎接人類的未來必然波瀾壯闊充滿希望。
  當然,殖民艦隊帶回的消息瞬間澆滅了所有人心頭那點微不足道的幻夢。
  原來我們認為不過如此的失落艦船文明,其實已經是銀河系內曾經的最強者迷族文明。
  在迷族之上,強大到讓人看不懂的復眼文明才是真正的統治者。
  銀河系裏的其他文明在復眼面前,連被稱之為智慧生命的資格都沒有。
  如果不是當時的人類用了五百年來完成心理建設,又從陳鋒的記憶裏看過了更淒慘的結局,太陽艦隊的軍人們在發現真相的瞬間,能統統當場崩潰。
  總之,陳鋒輕視迷族戰艦的心理,多少還是受到了未來世界觀的影響。
  這就是跨越時代的人看待同壹事物時必然產生的認知偏差。
  半個小時後,三人的車抵達了壹堆建築物的大門外。
  陳鋒瞥眼往外面望去。
  這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軍營,正有兩輛裝甲車順著道路迎面而來,再擦肩而過,卷起滿地煙塵。
  裝甲車上還站著幾個全副武裝的迷彩戰士耀武揚威。
  尤其是這些人的目光透過車窗審視陳鋒的東方面孔時,更充滿了敵意。
  交錯而過後,伊倫的車繼續慢慢往前駛去,先是面對第壹道關卡。
  陳鋒幾人走下車來,上繳了手機,再過壹道全身金屬探測掃描儀。
  其他人過的時候毫無異常,陳鋒過的時候出事了。
  掃描儀滴滴滴的瘋狂報警。
  安保人員看著顯示器裏的模擬成像滿頭是包,壹臉懵圈。
  見鬼!
  以前不是沒發生過掃描出錯的情況,但這種錯到整個人都是個金屬塊的狀況又是幾個意思?
  這人不是人,是機器人?
  東方大國的科技已經這麽恐怖了嗎?
  仿生機器人能做到這個地步了?
  “陳先生,恐怕我們不能讓妳進去,妳太可疑了。”
  現場安保負責人走上前來。
  陳鋒扭頭看了看旁邊的伊倫,聳肩,“伊倫博士,看來妳要白忙活了。”
  伊倫當即大急,“不行,壹定得讓陳先生進去。我和基地負責人門德爾松博士都談好了。”
  安保負責人把伊倫帶到顯示器旁邊,指著道:“伊倫博士妳自己看,這樣我們怎麽放人?”
  伊倫不假思索道:“肯定是儀器出了問題。”
  安保負責人再攤手,“博士您再想想?我們的設備質檢是林頓研究院負責的呢,上周林頓研究院的技術人員才來重新調試過設備。”
  伊倫:“哦。”
  陳鋒對此狀況倒不意外。
  自家事自己清楚。
  他如今的體質早已開發到現代人匪夷所思的高度,他的身體強度在某些部分還真堪比金屬。
  同時,為了供應這強大的體能,他體內的血紅細胞含量與粘稠度更遠超普通人的想象。
  以他體內的電解質濃度,在通過探測儀時破壞磁場感應電壓的平衡真不要太輕松。
  那邊伊倫正與對方據理力爭,說些什麽以陳先生的學識,對窺探聯邦機密壓根就不可能有興趣。
  最後還是基地負責人門德爾松博士來了之後,事情才稍微有了轉機。
  這位門德爾松博士竟也是個熟面孔,正是前些天的會議上發表觀點,並相對準確推算出復眼文明巡邏太陽系周期的物理學大佬。
  陳鋒壹點不意外,他在史料裏看過門德爾松的人物簡介。
  安保負責人初步同意放人,但仍要求陳鋒脫衣接受全身檢查。
  這種非分之想當然遭到了陳大師的拒絕。
  他指著顯示器說道:“按照妳們的儀器,我是全身都有問題。我看也別脫衣服了吧,妳們去找把刀來,我把肉剔下來,只檢查骨頭可能最安全。”
  “如果陳先生妳不介意,我們其實很想試試。”
  安保團隊後方壹名小個精幹白人軍士如此說道。
  陳鋒笑了笑,“之前也曾經有人試過,但結果不算美妙。我既然敢來這裏,當然是因為地球上我想去哪就去哪。妳現在想試就來試試看。”
  門德爾松和伊倫兩位學界人士則當即大怒,連聲斥責這名不知死活的軍士,表示要投訴他。
  陳鋒全程看熱鬧,不置可否。
  終於過了這壹關,壹行人再往裏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