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婚和回門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29

  王永平壹聽這壹桌子早飯都是自己媳婦做的,那還不得捧場?
  喝壹口粥,就喊這粥好喝,吃壹口小菜,又誇小菜做的好,下飯。
  就連蒸的現成的饃饃,都說自己媳婦蒸的松軟。
  這麽壹番吹捧下來,別人也就罷了,林氏就算想說啥,可看張婆子什麽都沒說,她也不敢開口。
  最尷尬的反而是柳小橋,就沒見過這麽蠢的!這是誇自己嗎?這是害自己啊!
  這要是換個心眼小的妯娌,不得嘀咕,感情就妳媳婦做的好吃,我們做的都是豬食不成?
  不著痕跡的瞪王永平好幾眼,偏王永平誇完媳婦的手藝就埋頭大吃,十分捧場,倒是壹個白眼都沒接受到。
  柳小橋忍無可忍,在王永珠揶揄的笑中,在桌子下踢了王永平壹腳,才阻止了他的尬吹。
  吃了飯,江氏幫著柳小橋將碗筷收到竈屋去,柳小橋就私底下給江氏賠不是:“三嫂子,我替四哥給妳賠個不是,他就是不會說話,本來不是那個意思,可說出來就變了味了。還請三嫂子不要跟我們壹般計較!”
  壹邊心底暗暗發誓,回屋就好好收拾王永平那個蠢蛋去。
  江氏受寵若驚,忙擺手:“不用不用。”
  柳小橋聰明,今兒個吃飯她就看出來,這個三嫂膽小,性子懦弱,不過人倒是沒什麽壞心思。
  比起壹直雖然強壓著不快,可還帶著幾分陰陽怪氣的大嫂要好相處多了。
  因此越發的放低了姿態,倒是讓江氏對柳小橋有了兩分好感。
  兩人收拾完竈屋,從裏面出來,都已經能聊上兩句,還互相約著沒事跟江氏學做針線了。
  吃了早飯,柳家兄弟就要告辭回去,看自家妹子氣色還好,王家人也都和氣,柳家兄弟也算是放了心。
  柳小橋強忍著淚水,送走了自家兄弟,壹時心裏空落落的。
  王永平見柳小橋心情低落,忙陪著笑臉,拿出昔日在沖子溝的本事來,只賠不是,終於哄得柳小橋開了笑顏。
  壹時間就楞住了,昨兒個自己太高興,喝多了,錯過了洞房花燭。
  今天,這新媳婦就在眼前,笑得跟朵花壹樣,王永平哪裏還忍得住?
  壹個餓虎撲食過去,就將柳小橋給壓在了炕上……
  ※※※
  辦完了王永平的婚事,壹家子忙亂了這好幾個月,終於能松口氣了。
  加上柳小橋進了門,多了壹個人手,張婆子已經徹底對竈屋放手了,只讓三個媳婦輪流做飯。
  王永珠也得了空閑,靜下心來給張婆子、王老柱和宋重錦做過年穿的新衣服。
  如今家裏棉花充足,還有當初收山貨特地留下的幾張皮子,足夠做好幾件皮袍子了。
  冬日裏本就沒什麽事做,林氏是個不耐煩做針線的,她如今的滿腹心思都在給金鬥他們尋摸親事上,天天得空就溜出去找媒婆打聽哪家有好閨女。
  江氏手藝本來就好,加上王家日子好過了,人手也充足了,白天閑下來,就拿著柳小橋壹起到王永珠的屋子裏做針線。
  王永珠平日裏起居的那個屋子特意做的是前後都有窗戶,糊上白紙,屋裏的光線就比別的屋裏強些。
  炕挨著壹邊的窗戶,燒得熱熱的,坐在上面又暖和,光線又好。
  炕桌上擺著幾樣幹果栗子之類的吃食,屋子裏的桌子上還放著壹個大大的白瓷盆,裏面養著兩尾黑色的小魚,活潑潑的遊來遊去。
  不僅好看,還讓這屋子裏沒有別的燒炕的屋子的那種幹燥,十分的舒服。
  柳小橋留心觀察,這小姑子的家具其實也不多,可就是擺放得讓人看了心裏就舒坦。
  她的針線活只是普通,跟著江氏和王永珠做活計,看得幾乎是目瞪口呆。
  尤其是王永珠身上穿的衣服,也就是普通的棉布,可就是裁剪的不壹般,穿在身上就格外的顯得腰細,腿長。
  更別提看王永珠給做的皮袍子,外面罩著壹層布,咋壹看就是壹件布袍子,翻開看才知道裏面有乾坤,細細的將皮毛鎖住,從外面看,就如同是布袍子上繡了暗色的花紋。
  穿在身上又精神,又貼身。
  又看江氏給幾個孩子做的衣服上,還繡著精美的花。
  和她們倆壹比,柳小橋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渣渣。
  頓時也顧不得新媳婦的羞澀,主動就要求跟著學。
  江氏自然不會拒絕,教得也認真,姑嫂壹起做針線,林氏又不著家,王家每天都安安靜靜的,氣氛倒是十分和諧。
  這下連本來心底有幾分不太滿意的王老柱也忍不住點頭,這老四的媳婦娶得好,不是個攪家精。
  張婆子觀察了幾天,見這新媳婦是個拎得清的,每天除了做飯收拾,家裏的家務活做完了,就約著老三家的壹起到閨女屋裏坐針線活。
  不挑事也不鬧事,又見王永平每天都樂呵呵的,身上的衣服每天都換,整個人都精氣神都不壹樣了,也就放下了心來。
  等到三朝回門的時候,就將那回門禮格外的加厚了兩分。
  王永平和柳小橋高高興興地回了趟娘家,第二天趕早回婆家,剛到家門口,正要進去,就聽到後面壹個聲音在打聽:“請問,這是那個收山貨的王家嗎?”
  王永平還以為是來賣山貨店,扭頭就熱情的回答:“正是,這位小兄弟,妳是來賣山貨的嗎?我們——”
  話沒說完,就停住了,狐疑的打量著來人。
  打聽的人,是壹個十八九歲的大小夥子,個子瘦高,棉襖外面披著麻布衣裳,額頭上系著白布巾,這是身上有重孝啊?
  尤其是看著這大小夥子有幾分面熟,好半天才遲疑的喊道:“妳是木頭?”
  那大小夥子也楞楞的看著王永平,顫抖著喊了壹聲:“四舅!”然後就跪倒在地上。
  王永平傻眼了,顧不得許多,就上前要攙扶孫木頭起來:“木頭,妳這是咋回事?妳家是誰去了?怎麽要妳來報信?”
  壹連串的問題就丟了出來。
  “四舅,我要見姥爺和老姑,我要見姥爺和老姑…”孫木頭壹邊流淚壹邊只會反復的念叨這句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