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四百七十九章 禮物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31

  還說了些杜使君的近況,他去年參加了鄉試,因為祖籍老家是荊縣的,倒是正好就在這裏考了,當然不出所料的落第了。
  書院的夫子也說杜使君還差幾分火候,去見識壹下也好,再歷練幾年,就有把握了。
  最後叮囑王永珠,別以為當了官太太就可以不學習了,壹旦入了他的門,做了他的徒弟,壹輩子都得學醫,手不釋卷才是。
  若敢偷懶怠慢,讓他知道了,定當親自殺來赤城縣教訓她不可。
  王永珠吐吐舌頭,她那裏敢偷懶啊,每天都要背上幾頁醫書的好嗎?
  剩下的信件,有七裏墩裏正寫的,也不過是寫茶山的事情,不是什麽大事,王永珠看了兩眼就放在了壹邊。
  想著信中說的,給她們帶了禮物,就是這七八個大箱子。
  王永珠興致勃勃的打開箱子看起禮物來。
  打頭兩個箱子裏,滿滿的就是兩箱子醫書,王永珠先將這箱子蓋上,打算日後慢慢再來看。
  其他箱子裏有齊夫人和杜老太醫準備的禮物。
  有紅袖添香這幾年杜老太醫又研制出來的兩款新脂粉,好幾盒子,上面寫了簽子,讓王永珠自己用著,或者送人玩。
  還有壹些新奇的首飾布料和玩意。
  杜老太醫那邊準備了大半箱子的常用藥。
  這些滿滿的都是兩人的心意。
  王家人那邊的禮物也是五花八門。
  有腌制的臘肉、肉幹還有醬和幹貨之類的,都是七裏墩的特產。
  尤其是壹些豇豆幹、葫蘆條幹、還有什麽春天的各色野菜,開水燙過後,曬幹了收起來。
  各色都挑最好最幹凈的包了,整整齊齊的碼在箱子裏。
  另外有全氏還有江氏孝敬張婆子的兩套衣裳鞋襪,雖然布料普通,可勝在針腳細密,壹看就是用了心做的。
  尤其是其中兩雙千層底的布鞋,鞋底厚實軟密。
  張婆子壹見就看上了,拿過來壹試,就舍不得脫下來了。
  全氏還孝敬了王永珠壹套衣裳,上面用了巧心思,繡了各色的花樣,裙幅展開,簡直晃花人的眼睛。
  雖然都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可看得出來用了心思,也是盡了全家之力的。
  俗話說,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王家和杜老太醫他們送的東西,不管貴賤,心意是毋庸置疑的。
  看了這鋪滿了壹炕壹屋的東西,不說王永珠了,就是張婆子也露出幾分柔軟之色來。
  相隔千裏,又好幾年不見,看到這些東西,以前的那些不痛快,此刻似乎也沒那麽濃烈了。
  再想起往日那幾個不爭氣的棒槌兒子,張婆子此刻也只念著他們的好了。
  看完禮物,讓人都給收拾歸置起來,張婆子晚上就念叨著晚飯要用那七裏墩送來的幹菜。
  如今廚房裏已經有了好幾個人,丁婆子只總管著,也只負責幾位主子的壹日三頓。
  聽了這話,忙不叠的答應著就去了。
  吃了壹頓七裏墩風味的晚飯,張婆子十分滿足,將閨女和女婿趕回房間,自己倒是拉著丁婆子和吳婆子又回憶起當初在七裏墩的日子來。
  王永珠和宋重錦回了房間,洗漱完畢。
  才說起對吳家人的安頓來。
  以宋重錦的想法,是想將吳中寶帶在身邊幾日,先讓他了解了解這赤城縣的情況,再問問他自己的打算,再做安排。
  至於他們的住處,這幾年,王永珠也沒閑著。
  赤城縣也陸陸續續開了幾家鋪子,也悄悄的買了些宅子地。
  在縣衙隔著壹條街不遠處,就有壹個小宅子,不過壹進大小,住他們壹家三口倒是沒問題。
  這位置離縣衙近,有什麽事情,也來得及照應。
  就是將來吳中寶有事出門,留著吳夫人婆媳兩人在家,也不擔心安全問題。
  那附近住的都是赤城縣比較富庶體面的人家,吳夫人婆媳也不至於覺得格格不入。
  宋重錦聽了也覺得好,只點頭說王永珠辦事,他放心。
  王永珠壹直記得當初王家陷入低谷時候,吳中寶父子給予的那點善意和幫助。
  後來救了吳老倌壹命,還因此得了聯邦那麽多的好處。
  如今吳中寶壹家千裏迢迢投奔而來,她自然希望他們壹家好好的。
  想了想,又道:“那宅子我倒是想贈與他們,只怕吳家不肯要,暫時也就罷了。只是我看那沈家姐姐是個心裏有成算的,等他們出了孝,只怕就要預備生孩子了,手頭沒有點銀錢也不行。”
  “直接給錢就打了他們的臉,我今日見那沈家姐姐倒是有壹手好繡工,琢磨著,要不要開個繡花鋪子,讓沈家姐姐以技術入股,這樣到年底了,也能多分些紅利,讓他們日子也好過些。”
  宋重錦聽了,忍不住壹把抱住王永珠,在她唇上狠狠的親了壹記,才道:“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王永珠壹把推開他,啐了壹口,吹燈睡覺。
  第二日。
  吳家婆媳吃了早飯,就上門來拜訪感謝。
  歇了壹夜,兩人的精神都好了許多,先謝過王永珠的細心,在前頭小院子裏住了壹夜,什麽都是齊備的,比家中的好上幾倍,她們不是那不知道好歹的人,心裏都感激的很。
  王永珠壹笑:“咱們兩家的關系,何必如此見外?”
  又寒暄了幾句,吳夫人才試探著道:“這到底是在縣衙前院,實在是太僭越了。有我們住在前頭,只怕大人和其他人都有些不方便。倒是要勞煩夫人給介紹個本地的牙行,我們也好托著尋個住處才是長久之計。”
  王永珠知道吳夫人本事書香門第子女,只有她的尊嚴和驕傲,讓她們暫時居住在前院幾日還可,時間久了,吳夫人就不踏實了。
  因此只道:“伯母放心,就在縣衙隔著壹條街外,有壹個壹進的小院子,雖然不大,但是壹家子住是足夠的了。那位置雖然離街近,可還算清凈。”
  “院子裏色色也都是齊全的,出門沒多遠就是水井,用水也方便。附近的人家也都是體面本分的人家,不是那種亂糟糟的地方。”
  吳夫人壹聽,頓時兩眼放光,期期艾艾的開口:“那,那我們能不能去看上壹眼?”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