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零三章 各取所需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31

  沒想到顧家大夫人聽了張婆子的顧慮,倒是笑了。
  她知道張婆子是真心疼顧長卻這個幺弟,所以期望他能婚後夫妻和順,將來有子有女,壹家子和和美美的。
  這些擔心,在大夫人看來,卻都不是問題。
  當初好幾個人選,為啥顧長卻只挑中了其中最不起眼的卓家姑娘?
  當然不是什麽壹見就昏了頭喜歡上了。
  只不過是看卓家姑娘年紀最大,又經歷過那麽多事情,心態穩,性子平和,還有就是卓家人看著都還不壞,起碼不是那只想送妹子攀高枝討要好處的。
  不然也不會留卓家姑娘在家裏變成了老姑娘了。
  若真是那狠得下心的,怕卓家姑娘連累家裏的名聲,早些年就能隨便將她遠嫁出去了,誰能說個不是?
  不過是心疼卓家姑娘,所以寧願被人背地裏說閑話,也要留在家裏,好歹家裏人能看顧上。
  卓家姑娘經歷了那麽些事情,還能活得從容,證明她也不是個普通的姑娘家,心態堅韌,頗有幾分自得其樂的意思。
  兩人先前見過壹面,聽說顧長卻將話提前都說清楚明白了。
  那卓家也是仔細考慮過,才同意這門婚事的。
  壹是顧家的門風沒得說,顧長卻雖然是捐了個閑職,可到底是官身,卓蝶嫁過來後,也有了誥命。
  出門走親訪友,比不得顧家這般的親戚,可在卓家那邊,就無人敢忽視她了。
  二來,顧長卻年紀雖然大了很多,可也聽說了,以前未曾娶妻,也不能納妾,身邊幹幹凈凈的。
  卓蝶嫁過來,不用當現成的繼母,也不用對著前頭牌位執妾禮,那可是名正言順的原配。
  雖然男人年紀大了些,可卓蝶年紀還輕,還能生養啊,真要能生下個壹兒半女的,這以後在顧家可就站穩腳跟了。
  更有卓夫人私下勸卓蝶的話,這世上男人哪個不想自己後繼有人的,那顧長卻在外那麽多年,好不容易認回來,這為啥要娶妻?自然是要延續香火,不然他那分得的財產,百年後豈不是便宜別人了?
  只要卓蝶能生,嫁過去後,也別要什麽矜持,嫌棄這個那個,或者跟顧長卻生分拿捏的,老實點,首要的任務,就是先跟顧長卻生個孩子。
  不管男女,只要生壹個,就算將來顧長卻先走壹步,以顧家人的品性,這三房的東西都是她們母子或者母女的。
  不僅如此,這顧家還得多多照顧她們才不會讓人說閑話。
  男人們,有什麽重要的?生個孩子才跟自己貼心呢!
  還怕卓蝶婚後犯別扭,直接將話攤開來說。
  若不是顧家上門,卓蝶要麽就在家當老姑娘壹輩子。
  如今他們做爹娘的活著還好,能照拂壹日是壹日。
  等到他們眼睛壹閉,兩腿壹瞪,那個時候兄嫂當家,哪裏顧得上她?
  要不然以她的年紀,不嫁給顧長卻,若是要嫁給別人家,能嫁的不是喪偶的,就是家裏有各種毛病,或者壹窮二白,想空手套白狼騙個媳婦回家去的。
  那日子才真是比黃連還苦,還說不出來呢!
  這麽壹對比,顧長卻的缺點都是優點了。
  卓蝶早在經過哪些事情後,就將那少女情懷丟了個幹凈。
  她何嘗不知道如今有爹娘護著還好,等爹娘百年後,恐怕她為了家族也好,還是別的什麽,只能到庵堂裏剪了頭發做姑子了。
  顧家的條件擺著這裏,除了年紀大些,真的比她最開始定親的那壹家都強些。
  當然,若不是年紀大了,這樣的好事也輪不著她不是?
  卓蝶很認得清楚現實,她嫁給顧長卻,各取所需罷了。
  感情那種虛無縹嗎,壹戳就破的東西,她不需要。
  只要婚後老老實實的,聽娘的話,生個孩子,穩住了位置就行。
  要是能壹舉得男,那就更好不過,她可以用帶孩子的借口,天天圍著孩子轉,至於男人,愛幹啥幹啥去。
  顧長卻比她年長那麽多,都能做爹了,肯定走在她前頭,只要熬過這些年,將來那府裏還不是她說了算?
  等孩子成了親,她也是老封君了,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所以雙方都有默契的很。
  顧家這邊除了顧家老太太還抱著壹點期望,其他的人心裏都清楚,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顧家家風還算開明,自顧長卿起,婚事都是經過他們自己首肯的。
  真相中了誰家的,婚前肯定也要找機會讓年輕人見幾次,多了解了解。
  壹般只要印象不錯,成親後,小夫妻妳敬我讓的,磨合個壹兩年,再生個孩子,有了感情,也就和和順順了。
  換做別人家,盲婚啞嫁那是常態,洞房掀蓋頭才第壹次見到對方也不是沒有的事情。
  如同顧長卻和卓蝶這般,定下婚事之前,彼此見過,將話都說清明明白,知道自己要付出什麽,得到什麽,不會有太多的期望,也就不會有失望。
  婚後雖然不太會親熱稠密,但是能相敬如賓,彼此尊重就已經難得了。
  顧家大夫人倒是覺得,這壹對如果壹直能保持這樣,也未曾不是兩人的幸事。
  這世上多少癡男怨女,多少夫妻,哪能都如小姑子家的永珠和重錦那般,情投意合的?
  不都是這樣,湊合著過了壹輩子麽?
  張婆子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的,她若真有選擇,會願意嫁給王老柱給人當後娘嗎?
  不也是情勢所逼麽?
  她不過是心疼顧長卻這個幼弟罷了。
  王永珠聽了,自然知道張婆子的心思。
  卻也只好勸她:“娘的擔心,我們都明白。只是這人是三舅舅選的,自然有他的考量之處。三舅舅行事自然有他的道理,更何況,這娶妻是要跟三舅舅過壹輩子的,他自己覺得好就行。”
  “娘雖然是壹心為三舅舅考慮,可娘畢竟不是三舅舅本人。您覺得好的,也許三舅舅並不需要呢?”
  “以後娘這話休要在三舅舅和三舅母面前再提。娘是知道舅舅的為人的,若是他聽說您這般擔憂,不看好卓家姑娘,說不得真能做出毀了婚約,找給您老人家看得入眼的姑娘的事來。那豈不是害了卓家的姑娘,也害了舅舅?”
  “更何況,就是顧家,也是人多口雜。萬壹有人起什麽壞心思,將娘的壹片擔憂之心,給傳變了味,說您看不上三舅母,那可怎生是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